强直性脊柱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靠诈骗火出圈,他算是彻底烂了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早期有哪些症状 http://m.39.net/pf/a_7282164.html

前两日,《梦想改造家》意外地登上了热搜。

建筑师陶磊花了万把老人的农家小院改成了红砖毛坯房,惹来了全网争议。

这期改造西北空巢之家,不仅改造价格成本高,最后还被网友吐槽成是公共厕所风的红砖房。

如今再点进综艺里,屏幕的画面早就被吐槽骂声霸满:傲慢与偏见、诈骗、退钱…

建筑师借着农民的房子完成了所谓的艺术,而没有切实考虑到农民的生活需求。

大众不仅嘲笑改造后的红砖房土俗丑,甚至还评为梦想改造家的最差设计。

说建筑师傲慢和节目组坑了老人钱的:

“这是诈骗吧?老人一辈子的血汗钱”

“在甘肃还是自住房,确实是不太能接受”

“费用你们节目组自己出,要么就让陶磊退钱”

“这种设计师张口闭口满嘴的傲慢”

也有人觉得没有那么不堪,是舆论过于暴力:

“建筑师的审美还是在线的”

“在预算范围内给出最好的设计,有问题吗?”

围合式小院,万的天价改造费,到底为什么惹怒了全网?

01

万的天价改造,就这??

此次的改造地点是甘肃省白银市水泉镇的牙沟水村,西北地区。

委托人老杜也是当地的地道农民,和老伴一起拼尽全力把五名儿女供到上大学,家里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五名儿女如今都是“城里人”,走出了小村庄。

家里虽然看起来很简陋,但儿女们对家还是有很深的回忆与感情,是温暖的。

老杜的需求也很简单,目的还是希望逢年过节都能把家里20口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

原来的房子是一座很典型的西北农村围合式小院,主要建筑材料是土,后来才慢慢地铺了地砖,但没有做防水或其他处理。

所以这间土房起居非常不便,返碱和返潮都很严重。

老杜翻建房子,除了希望让孩子们回家乡多聚,也是希望儿女退休回到农村也可以适应,留下根基。

实际点的需求也不复杂:

1.房子能牢固保暖,抵御得了大西北凛冽的寒冬

2.改造成孩子能住习惯的样子

3.顺应下时代潮流,带走廊,建个二层

设计师第一眼对老杜家的环境评价:大西北,干旱少雨、多风沙、寒冷。

然后又说老杜一家给自己的感觉并不陌生,因为自己也是农村长大的人,对这些感觉都很强烈。

经过陶磊的实地考察,他认为原来的环境是杂乱的、缺少条理化、有效性和联系性的。

首先一进门,陶磊就说农村的地砖不能跟城市里的一样,因为泥土会随时带进屋,导致就不能随便进出。

其次,他看见农村里的房子全是砖房,所以认为砖绝对是最佳材料选择。

最后回到老杜希望建二层的想法,陶磊说自己一直是觉得没有必要。

从这里开始你就会怀疑,到底谁才是甲方:不要你觉得,要客户觉得。

当大家都期待看到老杜家到底改成什么样的时候,你会再次怀疑自己:这真的是成品吗?

外墙的镂空红砖,被节目组的旁白说成了:粗砺中又不乏细腻,有独特的美感。

里面的软装设计也看上去像半成品,甚至被网友扒出,家具都是宜家的。

如此的改造要花费到万,节目组还要与老杜一家进行费用平分,实在令人难以理解和接受。

室内的问题不仅是采光差、走廊窄,连一些对于老人的适老化设计似乎也没有展现。

用红砖当建筑材料其实很常见,但如果说这是一家艺术工作室、工坊或者民宿,蝉主觉得它或许还可以成为一处网红打卡点。

问题就出在于,这是老杜的日常生活住房,功能实用性的需求是远比艺术观赏重要的。

在引起社会舆论之后,节目组才称这只是半成品,而并非最后成果。

但按照目前所展示,设计师似乎在让委托人适应他的设计理念,而不是按照委托人的需求去设计。

至于居住的深切感受,得老杜一家搬进去才得知了。

02

梦想改造家,改的是什么?

《梦想改造家》在中国来说是同类较为稀缺的节目,前7季最高9.2分,最低都有8.7分。

不否认曾经有改造得很好的设计师,但也有一些设计师经常会表现自身的傲慢,认为是委托人不懂、观众不懂。

他们用着专业学术的词语来描绘着自己对作品的期待,其中就很容易忽略到委托人的实际需求。

很悲哀的是,傲慢设计师从来都不缺,《梦想改造家》曾经有一期大型翻车。

参与的设计师叫廖开民,改造到一半花了38.7万之后再也没出现过,观众赐名“廖跑跑”。

而委托人则是翻译家王志冲,15岁得了强直性脊柱炎,除了上肢之外几乎动不了。

老先生的房子有足足45平米,家中还有一棵见证了他和夫人的爱情树,到节目组去录制的时候,已经有20多年。

老先生还希望有一个书房,如果愿意好好改造,绝对是可以成为好作品。

但廖跑跑做了什么呢?二话没说,直接砍了。

平日里都是靠助理和现场施工队进行沟通,当施工队负责人和廖跑跑提出问题时,廖跑跑直接说他,你不要再演了。

还斥责工人,一直讲设计师是不对的。

结果没多久,廖跑跑就丢下剧组和委托人,还有未完成的工程跑路了。

设计师设计的住房倘若不能以人为本,那一切都是白搭,委托人的需求也变得毫无意义。

日本有位设计师叫本间贵史,是《日本全能改造王》的常驻设计师,也参加过《梦想改造家》。

遇见是老年人的委托人,他会先从老年的角度出发,做出最适合老年人的适老化设计,了解当地气候和业主健康。

他所认为的设计,是可以让人活得更有尊严。

有一次他遇到比较特殊的委托人,已经年过半百的母亲和患有遗传性共济失调症的小李,他会常常丧失去肌肉的控制。

小李的病症是遗传爸爸的。

本间贵史为了能更好地为这个家量身定制,他先是了解了什么是“遗传性共济失调症”,还了解了小李父亲的病症历史。

不仅专门给小李传授复健操,家里的家居设计都是结合了小李和母亲的实际困难进行改造,例如上厕所与房子中行走的不方便,卧室中也设置了取水点等等。

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让委托人能够在生活中减少受伤的危险,以便捷为主。

除了本间贵史,梦想改造家也还出现过一批优秀的设计师,例如史南桥,赖旭东,谢英凯,谢柯,梁穗明等等。

碰上他们的委托人是幸运的,是可以把自己心中所希望改造的梦想之家尽最大能力呈现。

而遇上傲慢的设计师,感觉只能被设计师的梦想改造着自己的家,事后还得掏钱帮设计师装x。

03

当委托人的需求,变成了一场表演

万的红砖房遭受热议之后,有人怀疑建筑师陶磊的设计水平。

陶磊在建筑专业上其实获得了非常多的奖项,也曾经获得了中国建筑传媒奖青年建筑师奖的提名。

其中一个叫“凹舍”的作品,就有此次红砖毛坯房的设计影子。

“凹舍”不会很突兀是因为它的功能是属于住宅+工作室+美术馆,并且地处城市主要城区。

再回看甘肃老杜的半成品房,就有种与环境格格不入的割裂感,这还只是观感上的割裂。

实用程度和生活的方便与否,就看看节目组所谓的完善是如何完善,目前来说,必定是缺失与不及格的。

陶磊在北京为自己设计的独栋别墅,一圈逛下来观感上确实像游山玩水,这不,涉嫌违建了。

陶磊在节目中强调了许多次自己也是农村里的孩子,但他常年在城市中生活太久,生活习惯或者一些见解早已脱节。

加上陶磊的作品大部分是高级豪宅和艺术文化类设计,对西北地区的民住房的看法并非很一致。

如果找一个在西北地区或类似环境生活过的设计师,或许也不会有此次的翻车事件。

对于老人建二层的希望,陶磊则认为没必要要建二层。

花费万的改造,仅仅土建就花了88.6万,这是否真的有必要?

用自己的艺术认知理解去覆盖老杜的需求,最终使用0.5元/块的红砖,并称是最佳选择。

委托人的需求不仅等于提了个寂寞,还成为了节目组的表演内容,节目组希望委托人提出需求,但设计师却不按需求走,受损失的还是委托人。

使用红砖对陶磊来说,是具有艺术与视觉效果的。

但房子对老人来说,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看的,舒适、满足生活功能需求是首要,如今显露的问题是墙体容易漏风、地暖耗能大、墙砖缝隙难清洁、室内过于简洁冰冷。

换言之,建筑没有因地制宜,它脱离了人的生活。

再美的改造最后还是变得乱糟糟的房子不是没有,这也不怪住在里面的人,设计师与住户的侧重点终究还是不一样,他们的生活习惯要改变,并非一日的时间。

甚至他们真实的需求可能不需要很大的改动,但不大改动,没有节目效果啊!

所以又出现了一些被捏造的“需求”,改造前后的对比,衬托设计师的成就。

只是这一套并非每次都有效。

更重要的是,几十万的预算对设计师、节目组来说或许都不值一提,但对于务农的家庭来说,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这也是引起公愤的一点。

陶磊此次的翻车事件所呈现的问题是有折射性的,例如这些明星设计师一味追求艺术,却离普罗大众越来越远,侧重了美学而忽略了实用性。

比起豪华与艺术,相信大部分的委托人都希望能拥有一间安全且满足功能实用性的房子。

设计师打心底去帮助委托人,改造出来的建筑,才是有温度的。

否则,再艺术,也不过是冰冷的清水混凝土罢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